如何更好地保護傳統古建筑
建筑本身是一卷豐富的歷史檔案,它忠實地反映了我們的過去。古建筑能否在我們當代人手中安然無恙地繼承下去,這是一個需要我們每一個公民正視面對的嚴峻問題。保護和傳承古建筑是歷史托付于我們的重要使命。
保護古建筑就是保護中國的傳統文化。任何一座古建筑都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之下產生的,所反映的是當時的社會生產、生活方式及科學技術水平、工藝技巧、藝術風格、風俗習慣等等。
一,要明確修繕古建筑的目的。古建筑保護是要通過科學的方法防止其損毀,延長其壽命,而且需要較大限度地保存其歷史、藝術和科學價值,充分地保留自然對其留下的歷史烙印。
二,要研究保護什么的問題。古建筑保護首先要保存建筑本體,因為許多歷史綜合信息只能依賴建筑本體而存在,保護古建筑原來的平面布局、造型、藝術風格,才能完整地保留下古建筑的各類信息。中國古建筑的主流當屬木構建筑?,F存的木構建筑中,大多是明清建筑,元代以前的木構建筑存世極少。木構建筑是榫卯結構,在保護時要關注建筑本體、建造工藝、手段以及周期性的維護方法等。
三,要探討古建筑保護的依據?!段奈锉Wo法》明確規定了古建筑的修繕原則:“對不可移動文物進行修繕、保養、遷移,須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?!庇袑W者認為文物法所提的“原狀”是指該建筑物初建時的狀況,是健康的狀況,而不是殘破的狀況;是未經后人拆改的狀況,而不是被拆改后的面目全非的狀況。衰敗破舊不是原狀,是現狀?,F狀不等于原狀,對于改變了原狀的文物建筑,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要盡早恢復原狀。對于影響整體的局部問題要從全局和長遠出發,具體問題具體分析,根據損壞狀況采取不同方法,以延續現狀。同時要盡可能把維修工程控制在建筑內部,避免對建筑外貌做大的改變;另外要尊重傳統木建筑的維護方法,關注傳統技藝的保護與傳承。修繕古建筑只有按照原形制、采用原有材料、使用原有技術、實施原有工藝進行認真修復、科學復原,這才是搞好文物古建筑修繕的根本保證。
四,要注重古建筑保護的方法。古建筑的修繕有多種方法,應根據損壞狀況采取不同方法。在確保文物建筑的安全性、完整性、原真性的同時,要將對文物建筑本體的干預減小到最低限度,不得任意擴大修繕范圍。
對古建筑進行保護是一個很值得探究的課題。中西方國家對古建筑的保護都在進行探索。歐洲的一些國家不僅在大學里開設了古建筑保護和修復專業,而且社會上也有專業性極強的古建筑修復類工程公司。我國在古建筑保護與重修方面的研究和實踐中也走了不少彎路,例如,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、物力,營建沒有價值的人造景點。
現階段文化遺產保護的內涵和外延都在不斷拓展,遺產的類型和數量也不斷增加;從國家到地方、從專家到百姓對遺產的認識正逐步加深,對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日益重視,這必將提高我國的文化遺產的保護水平,也必將會大大提高我國古建筑保護的水平。
上一條:
沒有了
下一條:
仿古建筑的堅固性怎么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