筒瓦:主要是用于大型廟宇,宮殿,的窄瓦片,制作時,為筒裝,成坯為半,經燒制成瓦。一般以粘土為材料。
幾何印紋硬陶的發展,使它成為建筑材料的理想選擇。幾何印紋硬陶是在戰國時期流行于東南地區的一個品種。這類陶在胎土中含氧化鋁較高,需經高溫燒制。成后胎骨堅硬,呈灰黑色。制造大量硬陶,并在入燒前,在胎體上模印出回紋,米字紋等。幾何紋飾,作為建筑材料,同時達到裝飾效果。
筒瓦是用于大型廟宇、宮殿的窄瓦片,制作時為筒裝,成坯為半,經燒制成瓦,一般以粘土為材料。器表飾較粗的繩紋,器內除素面外還有麻點紋、斜方格紋等紋飾。規格:長90.2厘米,直徑36厘米。
大多數經過磨光,呈漆黑色,少數則未經磨制,呈灰色。覆蓋屋頂的陶質建筑材料。呈半筒形,前端有凹凸的瓦舌。個別的筒瓦有瓦釘孔。器表飾較粗的繩紋。器內除素面外,往往有麻點紋、斜方格紋、菱形紋等紋飾。器體長度一般40多厘米,長的可達50厘米以上,直徑為11厘米左右。一般為手制或模制,兩側有切割痕跡,舌部經陶輪旋轉。
筒瓦顏色自然、古樸大方,適合現代人返撲歸真審美取向,成為眾多建筑設計師、高品質別墅及樓盤開發商的選擇對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