脊獸是古代建筑屋頂的屋脊上所安放的獸件。它們按類別分為跑獸、垂獸、“仙人”及鴟吻,合稱“脊獸”。其中正脊上安放吻獸或望獸,垂脊上安放垂獸,戧脊上安放戧獸,另在屋脊邊緣處安放仙人走獸。
脊獸由瓦制成,高級的漢族建筑多用琉璃瓦,其功能開始是為了保護木栓和鐵釘,防止漏水和生銹,對脊的連接部起固定和支撐作用。后來脊獸發展出了裝飾功能,并有嚴格的等級意義,不同等級的漢族建筑所安放的脊獸數量和形式都有嚴格限制。
古建大都為土木結構,屋脊是由木材上覆蓋瓦片構成的。檐角前端的瓦片因處于前沿的位置,要承受上端整條垂脊的瓦片向下的一個“推力”;同時,如毫無保護措施也易被大風吹落。因此,人們用瓦釘來固定住檐角前端的瓦片,在對釘帽的美化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各種動物形象,在實用功能之外進一步被賦予了裝飾和標示等級的作用。